YA-HUEI CHI 紀雅卉
  • Welcome
  • About
  • Blog (中文文章)
    • 親子關係
    • 自我成長
    • 戲劇治療
    • 生命故事
    • 心理工具箱
    • COVID-19 心理防疫
  • Workshop
    • Upcoming events
    • Past events
    • Presentations
  • FAQs
  • In the News
  • Reviews
  • Contact

Personal Growth 
​自我成長

居家避疫,如何在家好好工作?

3/25/2020

0 Comments

 
Picture
​自從加州上週開始要求大家居家避疫(Shelter-In-Place) ,灣區各大公司都開始要求員工們在家工作 (WFH - Work From Home),先撇開對疫情的焦慮不說,不少人對於剛開始要WFH,其實內心多少帶著小小的雀躍,覺得夢想中的在家工作生活終於要來了!

(抱歉,如果你家有瞬間要在家上課或是沒有保母照顧的孩子,你大概連這份小小雀躍也沒有吧...)

你可能想著在家工作多好,可以晚點起床,翹著腳用電腦,可以一心多用,可以偶而開點小差,但幾天的蜜月期過後,不少人卻開始感到焦慮煩躁,沒有安全感,甚至抱怨工作時間反而變長了。

其實那是因為生活中少了規律,一下多出來的自由反而帶來的混亂,加上疫情本身帶來的焦慮,就亂上更亂了!

那我們來聊聊看可以怎麼做呢?

(1) 首先讓自己慢下來,覺察生活的變化 
在家工作跟在公司上班大不同,尤其這波在家工作對許多人來說都是臨時的被迫決定,
心境上與物理環境上需要調適的空間遠比你想像中的大。 
你可能會覺得很盲目地在忙碌,卻十分沒有效率, 
看看你現在手上忙碌的事情,
如果可以放下手的,就先放下吧!
先讓自己在混亂中喘口氣,穩定下來。

 (2) 用『物理空間』區隔私人生活與工作空間
如果你家中有房間可以使用,讓工作與睡覺或娛樂的房間區隔開來,
有人會說我不實際,住在昂貴的灣區哪來多的房間拿來當辦公室,
那就把家裡的一個角落整理出來,作為工作的特屬角落 
如果一個角落都沒有,那至少可以區隔出不同的桌子,或是椅子,
當你坐在固定的那張椅子上,就是工作的狀態 ; 
相反的,一旦下了班,就不要把屁股放在那張椅子上。

(3) 用『儀式』來維持生活規律 
因為不用出門上班,就更需要一些儀式來創造『上班感』與『下班感』
比方說,早上梳洗後換一套衣服,或是泡一杯咖啡來讓自己感受上班 
我有個案與我分享,她用『戴上隱形眼鏡』來創造上班感,是個很棒的主意!
中午時,關掉電腦30分鐘,讓自己有吃午飯的時間,不去管進來的郵件跟訊息 
傍晚時,換掉上班的衣服,泡杯茶或調酒,放個音樂,出去走個路讓自己感受到下班
(不會等這波疫情結束大家都成酒鬼了吧...)

(4) 寫下你今天的工作目標
在辦公室的工作環境下處處充滿工作的『提醒』,
坐在隔壁的同事不斷打字的鍵盤聲,後面會議室裡簡報討論的聲音
就算你分了心,頂多10-15分鐘就會被這些『提醒』帶回工作的流中
在家工作,沒有這些提醒,很容易逛個FB轉眼就過了一個鐘頭,
結果到了傍晚,該做的事都沒做,只好抱著晚餐繼續工作。
每天早上要工作時,先寫下當天的工作目標,做為提醒自己的指標。

(5) 限制每天看新聞與網路上閱讀疫情的時間 
在家工作電腦上一邊開著工作郵件視窗,
一邊開著各大社交媒體討論疫情的視窗,或是一邊開著新聞當背景音樂播放,
不知不覺就會讓自己陷入疫情訊息裡無法自拔。
這個特殊時期,我們還是要讓自己定期了解疫情發展與知識,
也要有意識地不過量攝取 (比方說,一天不超過 1 小時)。

(6) 固定到戶外活動
居家避疫的重點是在避免不必要的人群接觸,但沒有要你完全宅在家不出門。
固定到開放的戶外空間,享受新鮮空氣,感受你雙腳走路時肌肉的拉扯與雙手的擺動,
看看這個世界不是只有你的房間,看看鄰居們種的花草,與門前的擺設
你可以在適當的距離跟路人或鄰居打招呼,不要白目地走上前去握手或拍對方的狗  
你會覺的與這世界還是很有連結。
ps. 如果需要的話,你可以選擇人比較少會上街的時段(像是凌晨或是晚上),或是開車出門讓車子帶你與世界連結

(7) 有自我照顧的時間 (self-care)
畫畫,靜心,做瑜珈,種花草,看本雜書都可以。
這件事情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有一定的難度。
很多人會覺得既然要畫畫,就要好好的坐下來畫完一幅畫,
或是既然要打坐靜心,就要好好的坐下來30分鐘才算是靜心, 
到頭來卻因為覺得沒有這麼多時間,結果什麼都沒做。
自我照顧,就是好好的善待自己,跟自己放鬆約個會,哪怕只是短短的10分鐘都好。

(8) 維持朋友之間的連結 
你有沒有發現,過去這一週你看見的人類可能只有同事,老闆,跟超級市場的收銀員。
人類是群居的動物,即使在這離群索居的生活裡我們還是需要人與人之間的連結 ,
雖然現在不能跟朋友約吃飯喝咖啡上健身房,你還是可以跟朋友打打電話約視訊,
或是激發你的創意,尋找線上社交的點子。
  • Virtual Happy Hour : 找幾個朋友一起線上視訊,聊聊彼此的近況,配杯咖啡或紅酒
  • Netflix Movie Party:Netflix堆出的新社交活動,讓你跟朋友同步看電影,還可以邊聊天
  • Online Group Game :群體打電動也可以很歡樂

8個小提醒,讓你好好在家工作 ;
讓自己掌控自由,別讓自由操縱了自己。


YaHuei Chi 紀雅卉, M.A., LMFT, RDT

我來自台灣,目前定居美國,在兩個文化中遊走 
我是加州執業婚姻家庭心理治療師,也是個戲劇治療師
我熱愛我的工作,它讓我得以創造一個空間, 
聽著許多藏在心底深處的故事,
也見證從緊縮花苞中蛻變的靈魂。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Author

    YaHuei Chi 紀雅卉
    ​M.A, LMFT, RDT  

    目前定居於加州灣區的心理師,也是戲劇治療師。
    ​
    於 SF Bay Area(南灣與舊金山)提供個人心理諮商,積極推廣華人心理健康與自我成長。

    深信療癒是一種美學,
    ​每個在生命中的困難都是看見不同曙光的機會。

    Archives

    March 2020
    May 2019
    May 2018
    March 2018
    July 2015
    February 2015
    October 2014
    July 2014

    RSS Feed

Encounter Here

​​YaHuei Chi,  MA, RDT, LMFT ​
© COPYRIGHT Ya-Huei Chi. ALL RIGHTS RESERVED.
  • Welcome
  • About
  • Blog (中文文章)
    • 親子關係
    • 自我成長
    • 戲劇治療
    • 生命故事
    • 心理工具箱
    • COVID-19 心理防疫
  • Workshop
    • Upcoming events
    • Past events
    • Presentations
  • FAQs
  • In the News
  • Reviews
  •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