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著長假期,我終於看完了改編自2007年暢銷小說的影集 『13 Reasons Why 』,中文翻譯為 『漢娜的遺言』。看完後的我被勾動了滿滿的情緒,也難怪自從今年三月底在Netflix正式開播後,這部影集已迅速成為美國青少年的熱門話題,同時引起許多老師,心理師與家長的正反兩極化反應。 這影集主要在說一名高中女生 Hannah baker 在學校裡歷經許多事件後選擇自殺,並留下了7卷錄音帶,述說了13個她自殺的原因,讓錄音帶依照順序傳給她認為導致她選擇死亡的同學。 隨著錄音帶裡Hannah的聲音,帶著觀眾一步步去體會她經歷這些故事的心境,每一集的故事都十分深刻與真實,極度有震撼力,涉略的話題包含了:青少年找尋歸屬感的渴望,友情裡的矛盾與掙扎,暴凌(肢體/ 語言/ 網路),自殺,性侵,藥物與酒精等。 對於這系列影集,我自己也有兩極化的反應。 一方面,我感謝這系列影集,穿插著主角與他人的視野,讓觀眾看到,導致一個人選擇自殺的原因得以來自生活中不同層面並如何交織影響。有幾個年輕孩子告訴我說,看完 13 Reasons Why 後,他們自發性地對於身邊的朋友們有更多的包容,因為他們不知道是否朋友們也跟Hannah一樣 ,正在經歷些不為人知的困難。 同時,他們也對自己在生活當中的言行,學習多份覺察,因為就像是影片中說的蝴蝶效應,一句無心的玩笑話,也有像刀子一般銳利的殺傷力。 另一方面,對於影集將Hannah的死亡責任歸屬在這13人身上,這點也不免讓人憂心,這正是許多老師與心理師所擔心的,不希望年輕的孩子們模仿這樣的行為。Hannah帶著對生命的失望,氣憤,與罪惡感,選擇自殺這條路,這讓人深深感到難過與不捨。同時,雖沒有直接點清,但影片中穿插主角與他角的視野,也說明了常讓人忽略的一點,所謂『加害者』與『受害者』的角色,其實並非如此絕對。 總之,生命是自己的,在這個影片中,Hannah才是唯一在世界上可以決定自己生死的人。有如心理學大師 Carl Jung 的名言, 『 I am not what happaned to me, I am what I choose to become. 』認清這點,拿回生命的主權,是主要關鍵。 有家長問我: 『孩子想看,我該給孩子看嗎?』 我的想法是: 『你可以阻止孩子好奇嗎?』 這影集,涉及了當今不少美國青少年會遇到的話題,可能是自己的親身經歷,或身邊朋友的經歷 ; 因為地域性及學校文化的不同,類似的議題也可能以不同的故事脈絡呈現在生活中。開播至今兩個月,很多青少年已看過這影集,或聽過同學們的閒聊,有些則是打算暑假的時候跟朋友一起看。總之,如果孩子們真的好奇,總是可以找到方法看,與其考慮要不要讓孩子看,不如把重點放在如何把這個影集作為一個機會,用開放與健康的態度來跟孩子開啟 討論 與 分享溝通 的大門! 『討論』≠『單向的說教』: 不是急著告訴孩子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討論』=『雙向的開放性溝通』: 聊聊看孩子們看完的感受是什麼? 爸媽們如果也看了影片,也可以分享自己的感受是什麼? 舉些打開溝通大門的例子… 『對於影集裡的這些角色,讓你印象最深刻的是誰?為什麼呢?』 『對於 Hannah自殺的做法,你有什麼想法?』 『你覺得這些事件,在真實世界的學校裡很常見嗎?比方像什麼?』 打開門後,不要急,也不要緊張,不要窺探,也不要說教,更不要批判。 讓安穩的心引領著你,在好奇的流裡與孩子一起聊,話題的流流到哪裡,你就跟著去哪裡,讓孩子帶著你去了解他( 她) 的生活世界。 如果這股流,流到了讓你緊張的地方,先深呼吸一口氣,讓自己安在(安穩的處在當下)。你的安在,也會讓孩子跟著安在,安在不是沒有情緒,而是可以覺察到自己的情緒,並且安穩地與自己的情緒在一起,與孩子共同面對困難的話題與對話。 如果門沒有打開,不用挫敗, 也許你的孩子對這影集沒有共鳴,或是他(她)還沒有準備好談論這些話題。 你也無須硬敲門!因為,門不會只有一道!
0 Comments
|
AuthorYaHuei Chi 紀雅卉 Archives
March 2019
|